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宣抚宇文尚书劄子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五八、《昌谷集》卷一二
某尝谓策边事于丙寅之岁,则言难而行易;
策边事于丁卯之夏,则言易而行难。
言与行相本末也,难与易曷相反哉?
治天下之病,莫急于未病而先知,莫缓于已病而乍止。
譬如痁疟之方作,而五脏六腑先见其害,心怔忪而易动,情恍忽而不一。
一食之顷,呕逆并至;
一息之间,惊魇频作。
诊其脉则乍显乍伏,察其状则或惨或舒。
不特扁鹊、仓公知其欲病,稍识疾痛,固已知其病之必至矣。
当是时而献以方书,投以药剂,将苦口瞑眩有所不计,惟恐其闻之晚也。
及其增寒之后,继以壮热;
汗浃之后,继以安卧。
烦躁不干于其心,劳勚不关于其体。
幸平旦之未作,而取快于人定鸡鸣之时,虽有扁鹊、仓公,不足以施其技矣。
二年之边事,正大类此。
春初󲃧宣威,举天下知其事之可畏。
讲和以来,六、七十年间,辛巳以后,亦骎骎乎五十岁矣,士大夫不见兵革,边将帅不识兵事,敌中之虚实难辨,而中原之向背难测。
及夫唐、邓一战,兵败将死,启敌人之骄心,挫我军之锐气,圣人避殿减膳,坐薪忍耻,庙堂唶舌自咎,吐哺下贤,于是招军之奏易上,而辟客之书易报。
某人言某甲可将,即与之兵;
某人言某士有才,即秩其禄。
器械之少者得以科拨,钱物之少者得以给降。
或言某关可守,不以为欺;
或言某郡可屯,不以为误。
发诸道寄招之军,复起禁军;
发广东海道水军,复起忠义军
上而宣司、招司之所施行,次而安抚、制置、节制之所禀请,下至于一郡一将,有所献议,莫不报以庚牌,传以黑匣,则言难而行易,策边事于丙寅之岁,无足疑者。
此则痁疟之欲作,而知其病之必至矣。
辗转而思,反覆而虑,昼不安于其坐,夜不安于其席。
既而敌人果来,不逃所料。
,诸药并试,寒热既退,推究病根,则解围之后,宜边事之当策也。
始虑敌人伐我之交,必以关外为衅。
今事已别白,知其手足之已露矣,始虑敌人捣我之虚,必以襄、汉为急。
今事已显焕,知其技之止此矣。
敌无角弩神臂弓之制,始虑其得我长技也。
今已用之于德安,知非所便矣。
敌无楼船战舰之利,始虑其得我水工也。
应城云梦之人,教之尽术,知非所长矣。
使在我者稍有素备,则此等勉强皆有时而自困,利害所关,未必在此。
今日之患,莫大于不素备,而幸敌之不至。
不素备而幸敌之不至,设有狗盗鼠窃,犹将畏之,而况于莫大之强敌,深于隙而稔于怨哉?
古人以城卫兵,以兵援城,远近内外皆有次第。
急而筑城,重外乃固;
急而戍兵,重内乃安。
二者相须,不可阙一。
襄汉者,吴蜀之要领,环数千里之地而守之者也。
列城不数十,不足以相保;
戍兵不二十万,不足以迎敌。
今所谓城,特襄阳德安郢州耳。
今所谓兵,特传闻襄阳有二三万耳。
去年我失樊城,我失神马坡,敌得以围襄阳
我失枣阳,我失信阳,敌得以围德安
我守襄阳,敌虽破荆门,终不敢攻江陵
我守德安,敌虽破复州,终不敢窥鄂渚,此则有城之已验者也。
今不筑枣阳,不足以守随州,守随州德安安矣。
不筑信阳,不足以守德安,守德安黄州安矣。
不筑神马坡、樊城,不足以守襄阳,守襄阳光化安矣。
纵未能列城数十,独不能于此四者而急先之乎?
去年敌围德安一百一十馀日,而救兵不至,德安之不亡幸也,非计也。
敌围襄阳一百馀日而救兵不至,襄阳之不亡幸也,非胜也。
此则无兵之已验者也。
江陵无二万,不足以守襄阳
德安无二万,不足以守随州,守信阳
鄂渚无三万,不足以援江陵,援德安
纵未能戍兵二十万,独不能于此三者而急先之乎?
敌围两大城,旷日不去,谓两城之不足相倚也。
围一郢州辄数日自解,恐三城之相近也,宜筑城之不当疏也。
我败于唐、邓,敌不敢来;
我分兵戍守,敌如破竹,宜戍兵之不当散也。
郢州城外尽为丘墟,孤城屹立,不得如前日之壮。
襄阳德安,士民多为敌用。
山川蹊径,不复如前日之险,彼己之事,可无遗策于丁卯之夏矣。
然而恐其难行者,则以近事之可卜也。
古者和戎,不一而足,非可以一律也。
强弱本不相侔,晋魏绛之纳无终子是也;
两强不能相下,汉娄敬之议冒顿是也;
彼乱而欲吾庇之,汉元帝之朝呼韩邪是也;
彼弱而恐吾袭之,唐太宗之盟颉利是也。
其至也有因,其成也有渐,然而未有如金人之黠者。
昔阿古达与乌奇迈尝请盟矣,燕云之议方定,而郭药师之叛已纳;
三镇之割方约,而斡喇布之师又至。
其后绍兴之时,盖尝复请盟矣。
今年归我河南至明年而复夺之;
明年伐我淮西,又明年乃成和议。
蠢尔敌人,玩我于股掌之间,果其师老而欲休,财匮而欲困,亦必虚词以动我,厚赂以要我,垂成而故为不成,欲已而若不可已,安能保于一两月之间,而必于防秋之不设备哉?
今两道事权倚重宣威,六路转饷倚重王人。
正官权官施设不一,江陵鄂渚位置无常。
擢用而来,密若加膝;
挥斥而去,峻若坠渊。
交承之际,无所统属。
诸郡关报,无所赴愬。
近者旌纛未来,争有警,边郡闭城,流离载道,徼幸无事,又复安堵。
设有不测,谁执其咎?
则庙堂处分,不得如去年之锐矣。
去年旧兵所馀无几,收拾疮痍十无一二,江西湖南禁军粗张声势,忽复散遣,谁与为守?
广东水军足以为江面之重,在道数月乃始得至,似闻以拆洗为名,亦复遣归,弥望千里,戍兵不设,则襄汉之间,又不得如去年之备矣。
边事未起,丰稔连岁,朝旨之所特降,诸台之所宣力,和籴米料,为数浩瀚。
其后唐州城下,与神马坡、樊城之间,焚烧陷没,不可胜计。
既而两郡被围,游骑剽掠,富家大室,储蓄略尽,米斗千钱,公私俱困。
未闻增一纲运,捐一仓廪,则边城储峙,又不得如去年之实矣。
去年宣威初来,钱数钜万,助以苏氏之金,其数不少。
既而军额有限,无大调发。
解围之后,未大支犒。
得于传闻,尚不足用。
万一朝廷未知仰给取办,则钱楮金帛又不得如去年之数矣。
丘、薛、辛、杨,夙有时望。
门下行辈人物,纵或未能立见成效,其爱惜士类,犹足以鼓动流俗。
今镌降斥逐,惟恐不力。
设有缓急,难可骤至。
晚生后进,未易比拟。
则应用人物,又与去年不相似。
今岁之事,其急如此,而人情事意,殊觉迂缓。
士大夫不信书传,不究本末,方且贻书往还,问和议济否。
苟目前之幸安,而不思奸诈之必至。
正如痁疟得汗,少宽半日,而酒炙劳问,佐以歌舞,元气销铄,曾不介意。
此则么么之所深忧,恐其言之易而行之难也。
夫未病治病谓之良医,先患虑患谓之君子。
天未雨而彻桑土,日短至而薄滋味,辨之早而谋之审,其于起死也必矣。
宗周之蠢蠢本不及嫠,而嫠则忧之,恐其及己。
襄汉之岌岌,则古沔当其要害,其为及己,非泛然云云者。
故未见颜色,不暇有所择而言,欲加之罪,亦其分也。
仰乞台照。
朝散大夫谢公墓志铭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七、《范忠宣公集》卷一三
公讳景初字师厚
谢氏本姜姓,世为阳夏人,其子孙显于江左
公之先出于江左之谢,十世祖宾,始居河南缑氏
六世祖希图,因官家吴越,葬钱塘,遂为钱塘人
自君之考阳夏公始葬邓,今为邓人。
曾祖讳崇礼泰宁军节度掌书记,赠尚书礼部郎。
祖讳涛,太子宾客陈留公,赠礼部尚书
阳夏公讳绛,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赠司徒
公以陈留公荫,为太庙斋郎,再除试将作监主簿
陈留公遗表恩,为守主簿
初,监苏州茶盐务,不赴。
签书武胜军节度判官公事。
进士甲科,迁大理评事、知越州馀姚县,九迁至司封郎中,历通判秀州汾州唐州海州湖北转运判官成都府路提点刑狱,为怨者所诬,坐免司封都官郎中,又坐举官,免屯田郎中
复除职方员外郎,以病求分司西京权通判许州,不赴;
权通判襄州,复屯田郎中
会改官制,迁朝散大夫以卒,累勋上柱国
公少奇俊,七岁能属文,十三从师受《礼》,通其义,讲解无滞。
陈留公阳夏公曰:「此儿必大吾门」。
时阳夏公通判河南欧阳文忠公圣俞见公所为文,相顾而惊,持以示留守钱文僖公,文僖公叹曰:「真奇童也」!
十六游京师,赫然有声,群公共称之。
翰林学士胥公偃一见公,异之,许妻以女。
阳夏公忧。
阳夏公赒急宗族之无依者几百口,及捐馆,家无赀。
公抚给孤遗,如阳夏公之存。
有田在苏杭,岁入千斛,悉留以给宗族之在南者。
武胜时,贼张海扰京西,屡败县邑,而州无城与兵,州官或称疾避事,或疲老去郡。
公兼众职,不劳而治。
是时朝廷忧贼,使者旁午,号令肆出,人益劳扰。
公上书乞择用守令,精选使人,宽胁从以购首恶,皆中时病。
朝廷始建北京,公作《魏诰》以献,士大夫争传写。
李邯郸公以文名天下,深称重之。
公登科时,宋元献公较殿试,尚以不得置公第一为恨。
馀姚滨海,民喜盗煮盐,利厚而法不能禁。
公明立约束,刑不加肃而民自戢,盐课羡于常岁。
又为塘岸以禦潮涨之患,民得安居。
是时荆公王公甫宰明之鄞县知枢密院韩玉汝钱塘,公弟师直会稽,环吴越之境,皆以此四邑为法,处士孙侔为文以纪之。
浙东和籴之法,官以钱与易民刍粮,民既输而有司虐下,不畀其直,民以为病。
公在邠州,上疏极言其弊。
海州,毁淫祠三百馀所。
时州郡敢辄羁置罪人,公上言乞加禁止,于法当坐者,亦限以岁年而释之。
又言郡接京东,多寇攘,而海路通夷貊,宜增戍兵,以戒不虞。
治平中京师大水,朝廷求直言,公上章极言得失,其辞见于文集。
公在湖北,吏有以公田租劳人致于他郡而求善价者,法虽无禁,公移文谕之,以革其心,因请立以为法。
每岁五月,下诏恤刑,独不及转运司,公以职兼刑赏,乞预赐诏。
熙宁初河北大水,公上疏言灾异之所致,且缓郊礼,大忤建议者。
蜀以远方,凡大狱之疑者,皆钤辖司专决。
公数上言:「此当奏谳于朝,非臣下可专」。
朝廷遂以立为天下法。
是岁,剑门减配隶出关罪人之半,钤辖司措置边事,多不关提刑司,公亦论正之
永康军嘉州连接蛮徼,公请举择守臣
成都路公田有无不均,公请均之,以息贪竞,朝廷从之。
县尉佐,有皆以入赀流外得官者,不能为政。
公因奏请县唯许注流外若入赀官一员。
初行苗役之法,且擢属邑宰为之使而专其事,公上言:「远人乐安静,愿罢使勿遣」。
及使至,公谙其为人,因裁抑其过当。
使者遂怨公,诬公燕饮事,上之执政,乃公所忤者,因入其言,将置诏狱。
公耻于对吏,乃自引咎。
及坐免,公逍遥里中,杜门读书,未尝以谴谪为戚。
筑室郊外,时游息其中,每叹曰:「讵知昨非而今是乎?
昨是而今非乎」?
自号「今是翁」,为曰「三疾」,曰:「我亦古之遗民也」!
参知政事元厚之与近臣十人,雪公罪于朝。
冯当世成都,还,知枢密院,又讼公冤。
及除襄州,公不得已之官,多以病卧家。
大水,州城几没,公叹曰:「民如此,我何病乎」?
力疾以出,筑堤捍水,城卒获完。
公既少有才名,天下皆闻风企服。
而性刚直,不与俯仰。
遇事明锐,勇于敢为。
奖善嫉恶,出于天资。
于书无所不该,详练本朝典故。
宋次道最为博洽,每叹以为弗如。
为文简重雄深,出言落笔,皆有章采,若不经思,而人莫可及。
尤喜为诗,梅圣俞与公少长相陪,而为酬唱之友。
晏元献公、杜正献公、先君文正公,皆器待之,与之议论,不敢以年少之。
公与人交,始终不渝,穷悴者顾之益勤,虽贵显,至于是非,不少借也。
欧阳文忠公、刘原甫尤相善。
参知政事胡武平最重之,屡荐于朝。
士人多从学,公教人以明义理为本,而重尚气节,不妄许与,故特立寡合。
平居罕笑语,夫妇相待如宾。
幼丧母真定郡夏侯太君,事继母丹阳郡高太君至孝。
与兄弟深相友爱。
上之登极,当遣子进奉,而例得补官,公舍子而畀甥李掖。
公自襄还邓,属疾,即戒左右治后事,而妻子不知。
自疾至终,语言情思如平常,实元丰七年四月乙酉,享年六十有五。
兰阳县胥氏,翰林之女。
子四人:忱,知海州怀仁县;
愔,郢州长寿主簿
悰,蔡州汝阳主簿
悱,假承务郎
女四人:长早夭;
次适湖州乌程主簿茂谌,次适宣德郎黄庭坚,皆先公而亡;
幼未嫁。
孙四人:元、曾、基,一未名。
孙女七人。
有文集五十卷。
诸孤将以某年月日葬公于邓州穰县五龙山阳夏公之墓次,使以状来请铭。
铭曰:
邑于谢,氏自南国,以及于公,世有显德。
英才异禀,敏学博闻。
百代典制,心罗口陈。
爰自宰邑,以暨出使,落落任职,坦坦由义。
众所畏缩,公勇无难。
卒困于仇,公则不患。
公之所有,百未一试。
赍蕴而终,志士挥涕。
葬于穰郊,阳夏是从。
刻辞幽穸,以谂无穷。
萧景仁墓志铭庆元五年正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八、《昌谷集》卷一九
景仁讳顗国子祭酒萧公讳之敏、封太恭人项氏之次子也。
淳熙五年,今资政殿大学士赵公南康守,开府之初,会僚属言曰:「吾早识祭酒萧公,景仁又其贤子。
祭酒公既殁,闻景仁欲以所得官逊兄子,而州县弗敢言。
吾惧无以成其美也」。
上其事于朝,景仁得不补官。
当是时,天下之贤士大夫举手引领,思所以激颓风而感动人之善心者,以景仁为何若人也!
某六岁时,已得拜祭酒公,以公与先君善,而哭其丧也。
八岁得见景仁于亲戚李氏家,二十岁而得娶祭酒公季女,登萧氏之门,闻祭酒公与景仁之事最审。
景仁制行与祭酒节目,小小不同。
而得祭酒立己之要,未有如景仁者。
祭酒公早孤,事二姊以孝,与弟郢州通判公友爱,闻于亲党。
景仁既克事其亲,所以事通判者,犹事吾祭酒公也。
祭酒公且老,有田数十亩,每以分给姊弟。
景仁治农事,走田里甚苦,与两家兄弟均其贫乏,至不能自给。
祭酒公以刚毅立朝,孝宗皇帝思其直谅,见于圣语。
抨弹风采,闻者胆丧。
景仁持月旦之柄,雌黄人物,面与人相失,不歉也。
祭酒公初拜副端,即论事以出,典成均酹,朝士第且将持橐,时当肆类,漫不为景仁计,毅然退勇,同列不能夺。
景仁敝屣视一官,未尝与人商搉,既得所欲,怡然无一毫勉强意。
志尚端严,有祭酒公遗直。
稍留意诗笔,即合祭酒公格律,识与不识,知其为祭酒公贤子也。
景仁有兄而早即世,有弟而年齿不相若,中年干蛊,祭酒又朴俭,故景仁之用力也勤,而其觉衰也早。
至甲寅乙卯间,病已侵矣。
会有以导引之说言者,景仁时亦信之,过其弟婺源知县硕官舍,因道访方士甚款。
既款而归,裹一岁之粮,且将复往与亲友会聚,时常言:「我明年当不出,今已当别」。
一日束行李买舟而上,泊南康城下,访所亲邵艮子山书馆,谓子山曰:「我有大事,欲来投子」。
子山未悟也,对榻而卧,中夕子山甚亟,起而视之,已不能语。
子山善护持之,复舟载以归,越六日而逝,则庆元丁巳十二月之十三日也,年五十有八。
景仁学导引时,其实已病,与方士言,其实无所损益。
顾景仁方寸素明,故得知其病。
病既革,而又知其死。
以为因学方士以死,固不知景仁
或谓其知死,为有得于方士,则又惑也。
景仁大抵天资高,笃于自信,与物易忤。
其清心外物,若与方士者合。
至急人利害,奋其身不顾,博爱实能,要不与为我者同道,世或有不知耳。
家本江州湖口人,先世咸居南康都昌,徙居湖口邑下,则自景仁始。
娶刘氏,耒阳丞讳渐之女,阃内有法,祭酒公、太恭人皆以为贤。
祭酒之考讳固,赠朝散大夫
大夫之考讳仲山
景仁三男子:必简、必端、必复。
必简修职郎郴州司理参军,以谨悫受上官知,交荐公车。
必复为兄颖后,与必端俱习举子业,不碌碌。
女二人,适胡瑜、李日严,皆名家子,有学术。
孙男二人:有大、有立。
将以己未正月丁酉葬于彭泽乡加塸里漕湖亭子山之原。
前事数月,景仁诸子尝以铭文为言矣。
某辞曰:「祭酒公、通判之铭,丞相周公公实为之。
近岁太恭人之葬,今丞相京公典书其事。
则铭景仁也,必有大手笔,如三公者」。
辞数四矣,距葬且半月,复得婺源君书,以日月有期,不暇走远介,谓某闻祭酒公与景仁之事最审也,必使之铭而不可辞。
乃铭之曰:
孤竹二子,圣许其清。
忽诸不祀,未免近名。
有祀不馁,汉刘、邓、丁。
虽微中道,庶几典刑。
鸿恺太尉,彪没太傅
始辞其卑,弗辞其富。
孰如景仁,孝友肫肫。
苟利弓冶,崇素安贫。
陶唐氏之民欤!
奉新知县赵公明墓志铭嘉泰四年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八、《昌谷集》卷一九
公明姓赵氏讳炳江州德安县人也。
始余淳熙辛丑公明偕计吏,以桑梓相接,交刺于临安旅舍。
奏名解褐,与公明同年生。
孝宗皇帝以射艺试新进士,与公明考业贡院,及选德廷试,公明入上等,因与余同注黄甲。
公明意广气锐,仓猝无可拟阙。
余阅选榜,得池州贵池,以告公明,强之使就。
又年,与公明江州,同游庐山,驰马太一峰下,相与甚欢,然未知其官业也。
又三年,而过贵池,则公明之秩将满,问其言,本末具举,考其行事,详练精审,与常时大异。
其后余官湖南,又外移湖北公明平江府昆山县,又为郢州长寿令,别公明而不见者十有八年。
嘉泰壬戌,余来入江右帅幕,公明始改秩知隆兴府奉新县,以职事谒府,得相见叙平生,而公明之病体见矣。
恳恳道邑事,若未病时。
明年而来告丧,又明年而来告葬,则志公明之墓而铭之,安可辞也?
公明蚤岁而孤,以力学取胜场屋,致户外之屦,凡所以立身行己,当官涖民,一皆出于意见,无所依附。
所至以办治闻,不肯碌碌出众人下。
贵池时,尽力水利,以便百姓。
得盗贼,不肯受赏。
户部尚书张公抑时为常平使者,以公明为能,上其事公车,因得增秩。
昆山时,以学校为己任,课诸生事业。
牛腰吏牍,剖析如破竹。
参政袁公说友时为郡太守,以公明为能,首剡荐之,不使一日去幕府
长寿时,一意以民事为念,救荒赈穷,尤无遗力。
吏部郎中曾公三聘宝谟阁待制程公九万襄阳帅也,未尝有介绍,争欲令出其门下。
起孤寒,得升朝籍,所向辄自行其志,上官皆贤重之。
处今世,不陆沈选调如公明者盖寡。
奉新豫章佳邑,前宰往往卧治,亦不废事。
公明小物必谨,不忍少不便于民。
簿书期会,必欲自立机轴,日不足,继之以烛,虽祁寒暑雨不释也。
意自乐此,饮食往往失节,浸淫成疾,役役以死,而不改其度。
生于绍兴甲子四月癸未,卒于癸亥十月癸卯
明年某月某甲子,而葬于奉新县七里建康乡之新塘,又家于其县,从遗命也。
曾大父讳真,大父讳芹,皆隐德不仕。
考讳庚,以公明故,得赠承事郎,妣李氏,赠孺人
公明娶蔡氏,又娶高氏,子男五人:坚,早卒;
基、奎、垕、壄,皆闻诗礼。
女五人皆未嫁,孙男一人,铸。
公明家世儒生,无常产以伏腊。
常自言其未第时,蔬食菜羹以享其考妣,未尝不流涕。
享毕,即夫妇剖分受胙,无不满色。
居家廉介自持,不肯封殖赀产,变素业,为后日地。
至于死,而不能归葬,是可哀也,而尤可铭也。
乃铭之曰:
贫者士之常,何足深计?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惠爱所以卜邻,诗礼可以传世。
百世之风,百世之祀。
奉新赵氏,如桐乡朱氏。
朝议大夫直焕章阁范季克墓志铭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九、《昌谷集》卷一九
嘉定己巳,余被命始得节湖北
适岁种不入土,民旱,告诸郡讲求荒政,置局赈恤,择郡僚主局事,必贤而更练者。
常德庾台之下,尤所目睹。
郡以录事参军范君季克主斯局,积力强敏,心志恻怛。
凡一郡四邑,道里之远近,委积之丰耗,百姓之贫富,户口之多寡,本末毫釐,无不洞究,姓名等第,率皆默记。
有诉有求,随至立决。
郡无失事,民如有年。
职在咨询,亦免旷职。
予于此时知季克之为学,一意民事,而不在乎其他矣。
季克姓范氏讳仲武初字仲烈,后乃改今字。
家世隆兴府丰城
曾祖大舆祖英右承务郎致仕。
父人杰,从政郎衡州常宁
常宁公始卜居高安,今为瑞州高安人
季克生有异质,读书过目辄不忘。
十二能属文,所学有根柢。
稍长蜚声场屋,遂冠伦秋赋,登庆元己未进士乙科,主临江军新喻县簿
邑大事繁,吏缘为奸,版籍改更,不可稽据。
强者诡寄,规避赋役;
弱者受楚,无所控告。
季克推求弊源,剔除吏蠹,县受其利,催科不扰。
岁丁大祲,任赈恤之责,劝分移,井井有条。
贫民既被实惠,而豪家大姓未尝有扰。
秩满,调常德府录事参军,所谓赈恤局事者特其一耳。
沅江有未行之盗,为县所获,其令欲夤缘推赏,掠使诬服,以为欲劫仓库,据县以叛。
季克职在审勘,察其夸大,以本情平之。
令肆谤言,撼不为动。
改秩,知吉州太和县。
民讼繁夥,素号难治。
适有秤提楮券之令,所在奉承太过,以深刻相尚。
季克不忍行一切之政,视如常时。
钱币通行,人自按堵。
思昔为是令者,其人物出类莫如黄太史公庭坚,访其旧政,遵而行之,著效烜赫,人无间言。
当癸酉、甲戌间,金人窘于鞑靼,奔窜古汴,使介不通,其意叵测。
山东遗民,方款塞不绝,朝家急用文武,求之如弗及。
夙知季克才,不俟太和秩满,擢通判安丰军,俾任边事。
始至,即周视郡境,咨诹耆老,阨塞要害,靡不详究,历历为庙堂言之。
又擢知军事,首议择将才,招勇敢,复武定军以保乡井,广行赈济以固根本。
又以城阔难守,缩减北壁。
既与戎帅同任其责,更环之以堑,以增险固。
改守涪州,仅八阅月,亦不遗馀力,宽盐课以优井户,尊贤士以劝学者。
改知嘉定府
值关外用兵,总饷者袭开禧下策,歛四路免夫钱,期限峻急。
一时妄庸,欲夤缘趣办求之,民不堪命。
季克取办公帑,不赋于民。
时事益急,擢成都路转运判官
兴元溃卒张福、莫简作乱于利州,劫仓库,焚城邑,害及王人,拥众南下。
内郡久不知兵,望风汹惧。
制帅退保阆中,檄季克节制本路军马,即调犍为土丁,黎、雅牌手及飞山军,扼资、荣、怀安之路,与简池守各据险拒贼,招戎帅张威,腹背击之。
多为乾糗以备馈运,药饵扉屦输送不绝,官军争奋,困贼于普之铁山
其计既穷,诈乞降以缓我。
季克力言贼不可信,必须剿除以伸国威,以遏乱阶。
贼既授首,公论韪其议。
尤留意人物,首严科举解试,考官增给常费,不假堤防,尽革宿弊。
及两护类省试,得行所学,抽摘考校,无异寮属,四路知名士皆在选中。
至于接纳后进,表异英特,大者荐之于朝,小亦量才授任。
若乃贪虐之吏,则所素恶,澄按不贷,没齿无怨。
在蜀八年,朝家倚重。
季克久当事任,力劳心剿,丐閒之章陆续而上。
上方思见仪刑,重于择代,始则寓直道山,继复擢丞外府,及乎召还表著,方将大用,季克求归愈切,势不可遏。
筑室旧居,以云坡勒名,异卉乔木,遍植其中,青云白石,乃其深趣。
旧得寒疾,至此增剧,还家未几,竟不能起,可谓知其命矣。
生于隆兴甲申,终于宝庆改元正月乙酉,享年六十有二。
讣闻,进秩元士,升职尧阁,盖异数也。
娶黄氏,先卒,赠宜人
子男之晋,今为从事郎、郢州司户参军
女一人尚幼。
之晋既以二年十月季克南康军建昌县卜邻乡乌溪之原,乃以治命,持武宁令君洪状,数遣使谒铭于昌谷
余知季克居乡时受知于故知枢密院雷公孝友,在湖北受知于前参知政事曾公从龙、故礼部尚书袁公燮、今兵部侍郎胡公槻,其在蜀尤为阁学后溪刘公光祖所敬,皆非偶然者。
后溪声言于朝,以为料贼无遗策,给饷无阙事,保守列城,捍蔽两川,士大夫口传耳熟,谓无过誉。
又作《德星堂赞》,以为「小范老子,胸中甲兵。
不主招降,卒用贼平」。
其主盟公论,尤为可信。
事功如许,余所亲见,当兹衰晚之时,疾疢交作,旧时笔砚,不复吉蠲。
诸方求者,悉已谢绝。
而独于季克,一意民事,不在其他,愿赞一言,固非饰辞也。
人惟尊主则思庇民庇民则能尊主。
知天地生民之意,既已托之君师;
而君师爱民之责,必须托之官吏。
自初学以至于谢事,一以此意为主,则居官之际与民一体,狱不滥刑,财不妄取,捍禦而得其要,患难而知其权,轻利重士,皆自此心发见。
故知一意民事,乃其所学也。
季克自太和徙安丰,道出洪府,权帅闻其政声也,置酒从容扣问在县日施行本末。
季克为纚纚言之,至蠲放贫民下户馀税,帅色不怡,耸身而言曰:「某于民事无不尽意,独不以姑息为是。
且贫民下户馀税,岂其所自欠者?
富户得产而不收,揽户得钱而不纳。
若一一蠲放,则此二者受惠耳」。
季克乃言:「蠲放贫民下户馀税,则富户、揽户受其利,诚如所谕。
然催之不已,则受害者贫民下户耳,非富室、揽户之所忧也」。
帅感悟称善,余闻击节焉,以为季克之于民瘼,可谓明白昭彻矣。
其后宣司敛蜀财,季克漕计当其任,不及下户。
或谓大家巨室有诡匿为下四等者,免敷下四等户,恐非计也。
宣司惑其说,将欲易辙。
季克言,宁使富民有徼幸,不可使真贫弱者重受其困。
其议遂定。
季克抱负如此,发之于政,见于行事,谓之非一意于民,可乎?
请铭之曰:
厥初生民,立之君师。
宗子兄弟,初无町畦
孰为吝骄,析而二之?
疾痛疴痒,举不吾知。
加之上位,于民匪宜。
圣贤立教,视为四支。
举手摇足,莫匪我私。
尔寒我慄,尔馁我饥。
以此授职,颜无忸怩。
以此尊主,礼无阙亏。
季克为政,端本群黎。
讲之以正,处之以慈。
思昔秉彝,不藩不篱。
取彼封闭,剖决无遗。
外此节目,皆其设施。
天与异禀,孰疾其驰?
虽则疾驰,名彻四夷。
炯炯松柏,柯叶不移。
云坡如在,心实似之。
司法旅榇还里判 宋 · 胡颖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一八、《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二
司法到官未及踰年,遽至于斯。
家贫子幼,道阻且长,世无巨卿可以托死,营护归葬,谁其任之?
当职辱在同僚,固不敢禁脱骖之赙,然出疆之后,则吾未如之何也已。
申屠子龙送同舍人伍子居之丧,以归乡里,遇司肆从事于河巩之间,从事又为之封传护送。
司法旅榇将自湘乡登舟,醴陵安陆二邑皆潭属也,封传护送,都运、安抚大卿必所乐为。
申运司,乞行下湘乡与之雇舟,醴陵与之雇夫,凡其费用皆所自备,不敢为两县之扰,特欲借官司之力,以图办事之易耳。
王诚既为厅吏,虽万里之程亦当往送,况千里而近乎!
如或半途而反,定行决断。
题默轩 宋 · 韩驹
 押尤韵
李君诵兵法,辨若悬河流。
时平弃不用,胸中郁奇谋。
三年莲勺卤,一室藏深幽。
默翁笑自谓,晏坐无馀求。
不言非真默,但与木石俦。
说默默时说,吾闻诸前修。
君看古宗密,妙义难为酬。
及谈不二门,则卷机锋收。
我以辨自喜,穷思戒摩兜。
君宜尚勉旃,负杖从吾游。
萧孺人黄氏墓志铭庆元二年十二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七、《昌谷集》卷一八
孺人江夏黄氏讳敏之孙,讳良弓之女,嫁河南萧氏,为朝散大夫讳固之介妇,郢州通判讳之美之配。
黄与萧本江州湖口著姓,地与南康军都昌之境接,其族大,遂为两郡之望。
黄氏代为文章家,教女四德。
孺人早失怙恃,犹能博览群书,番两藏经,手抄盈帙,往往多成诵。
通判公举进士南康,既锡太常第,与其兄祭酒公居湖口里中聚落,齐家以和,涖官以正,乡党无间言,子孙有义方,则孺人内助之。
孺人讳德方,初以淳熙己亥该恩受封,至癸卯通判公即世,后十四年,以庆元丙辰八月二十日卒,享年七十有一。
子男二人:颜、颇。
孙男五人:九龄、九思、九畴、九成、九仪。
通判公无恙时,颜以乡贡试礼部,今虽未遇,人多奇之
颇与诸孙亦莫不博闻强识,骎骎乎达矣。
女二人:长适迪功郎澧州司法参军游逢;
次适进士黄滂
皆前卒。
孙女六人:长适进士曹士肃,五人尚幼。
其年十二月庚申,将祔于湖口小桂山通判公之墓,属某以铭。
某,黄所自出也,孺人为母行。
及某婿于萧氏,而女兄先执颜箕帚,故岁时得进,拜识通判公家法矣。
通判公与孺人既淹贯古今,履德蹈善,官满俸辄尽,不治生业。
子孙男女无长幼,一读书即解其义。
遇平居无事时,每使之次第而坐,举简册以为告戒。
嬉笑谈论,不出诸此。
其子孙男女虽襁褓龆龀,率皆应答如流,与其父祖同趣尚,以是为乐,更岁月如一日也。
理义昭彻于其心,富贵不动乎其外。
通判公与孺人皆上下七十岁,未尝有疾痛疴痒,召医问药。
奄然属遗诫而逝,视世俗役于利者,当何如哉!
铭曰:
也不可以耐久,玉也不可以世有。
读古人书,采摭其膏腴,得其平可以齐物而一死生,行其德可以自家而刑国。
既培而,以利其嗣人。
萧景渊墓志铭嘉定六年十一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八
高宗肇开中兴,南渡十馀年,始无敌寇。
士风彬彬,复承平之旧矣。
南康上贤能书,二萧兄相辉竞秀,当时士子少有出其右者。
长公讳之敏明年进士第,由州县入朝,执法宪府,至权小宗伯,又真为成均掌酹,诚实忠荩,载在国史。
其季讳之美,续断贤科,改秩作县,以最书课。
佥书荆门幕府,又倅郢州官府,劣于其兄,而声誉实相似。
志二难之墓,故相益国周公广陵公实司其笔。
立言显显,固足以取信天下后世。
倅公有贤子,而渊实为之长。
某年十七时,女兄之次得主景渊馈,馆于吾家者甚久。
明年景渊与某各荐于乡,同随计吏,则掌酹公实贰春官
明年某婿于萧氏,与景渊游处益久。
审其为人,自少年随侍宦游,习惯二父志,寤寐经史,至先朝名公著述,皆成诵,不错一字。
议论醇正,识前辈气骨,二公深佳赏之。
作诗纯熟,虽不事彫琢,词意和缓,有风雅体。
掌酹公将漕湖南,即席命作长短句,脍炙叹咏,常不置口。
字画造坡仙八法。
荆州,闻于湖善作悬笔,立造其妙。
豫章向巨源,与论钟王本末,益深信之。
虽疾病沉绵,操管或战掉,得其竿牍者,尚藏以为宝典,则森严无一毫不稳处,俨如其人,非识者不心服也。
若其孝友出于禀赋,德义见于操履,安贫乐善,泰然自得,虽古之逸民,何以加诸?
昔掌酹公以直道闻,友爱至笃,犹言吾弟介甚,恐不利于俗,常翼蔽之。
掌酹公之直,不可以复加矣,乡人往往举似,深言其介。
倅公以介得名如此,而其子履道,视前修无愧。
如其不利于有司,不偶于世用,抑其末也。
嘉定改元之五载,年六十有八矣,三日戊午,微若感疾,嬉笑对家人语,若将不复言者。
则怪而问之,应曰:「昔吾父属纩时,洋洋如平时日。
及今言之,尚尽吾志也」。
乃安卧而殁。
倅公终承议郎,其配孺人黄氏,博通载籍,有妇女德。
某尝闻女兄言,倅公燕处时,每与黄氏坐堂上,命诸子与其妇若女,悉坐其偶,泛论是日简册所见,与触事对景,悉以正理檃括。
黄氏赞言如响,表里往哲,嬉笑必于是,饮食必于是。
其闻见执手如此,其家井井,至今犹一日。
倅公之考讳固,赠朝散大夫,妣彭氏,封宜人
大夫之考讳仲山,妣徐氏。
景渊讳颜,此其字也。
子男四人:九龄、九思、九畴、九成,皆肄进士业。
女五人,亦为进士曹士肃、刘、李日勤、刘燧、黄拭妻。
九龄与适刘女皆先卒。
按萧氏本江州湖口人,以上世葬南康,得散处两郡或属邑。
独倅公始终居刘市,最近其族,景渊改焉
既殁之明年,诸孤将以十一月甲申葬于彭泽乡漕湖山槲林之原,以女兄命来谒铭也。
铭之曰:
冠裳相因,世侈其盛。
枚数官涂,阀阅辉映。
名溢于私,爵袭于朝。
外略一律,中蕴实枵。
孰如治中,克配其兄。
子名其家,天锡之庆。
岩岩前修,我昌厥后。
亦或继我,反复之道。
视漕斯湖,有坛非堵。
勤铭幽宫,尚告来者(《昌谷集》卷一八。)
三日:疑当作「三月」。
朝奉大夫主管崇禧观萧君墓志铭嘉定十七年十二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六八、《昌谷集》卷一八
崇禧萧君讳必简字季然
朝散大夫讳固、宜人彭氏之曾孙;
朝奉郎秘阁修撰、赠朝散大夫讳之敏、太恭人项氏之孙;
奉直大夫讳顗、恭人刘氏之长子。
以修撰公遗泽,补将仕郎
年二十一赴淳熙丙午春铨,入等,授迪功郎宁国府南陵县主簿
秩满,调郴州司理参军
遭外艰去职,服阕,差湖州长兴县合溪酒官
合溪提领所辟客,曩时主者以贵游自处,往往遥领不至,以鹖冠摄职。
酿政不修,逋欠山积。
君下车亲履其事,奉行月令,六物靡有差忒。
曾未满岁,绩以最奏。
宰邑者苛于关市,民旅病之,创立机阱,旁及近郊。
白其事于郡将,犹未能革,乃使与闻弹压,悉柅吏奸,民无横扰,事亦不废。
未满,又遭内艰。
服阕,用荐者改秩,知绍兴府山阴县
县近辇下,调度繁急,事力单弱,不与他邑比。
赴调者不敢问,而君独以为天下无难事,欣然飞舄。
成肃皇后上仙,当应办宿顿之任,变出非常,尤更胶轕,卒无阙事,亦不病民。
复土奏功讫,得优赏。
秩满到阙,差通判兴化军
先世怨家当道,尼不使赴,改通判均州
时边防故多,房陵光化阙守,摄事主诺,居无宁日。
蜀帅闻其贤,辟通判金州
荆帅不忍其去,改辟通判襄阳府
未两月,选知郢州
房在万山中,舟楫所不能达,正供所贡,以白金易泉货。
初以为利,其后金值益昂,券值益广,较前所偿,何止三倍。
官不能办,取足于胥。
胥又不足,取足于民。
郡僻且陋,莫敢诉者。
君独叫号总饟,告急诸台,利害痛彻,遂复其旧。
迫近边境,郡计仰给,榷酤鼎立,三库官吏冗糅,本息单寡,所费日广,所入日薄。
君定计并省,合而为一,蠹毙既去,经费乃饶。
始议郡郭狭隘,缓急难守。
其外东南面百馀步坡阜反高,俯瞰城内,势若窥井。
在昔尝建堡寨,而基址旷远,不可固守。
开禧被敌,寇直据其上,城中汹惧,几废汲爨。
前守李国录诚之按视裁缩,欲板筑不果。
君至即议成其事,以至讫役,高以二丈,周以千步,城门楼橹,皆如州郭,钓桥羊马墙,俨若对敌。
又念民熟干戈,易致苟简,俎豆之事,漫不留意,乃撤新大成殿宇,增拨公田,以助养育。
以其贡士有庄,又拨田以增其费。
休声上彻,擢提举京西南路常平茶盐公事,兼本路提刑运判
朝廷降盐钞实边,岁以万计,谓之军前钞。
至则先次给盐,不与他钞一律,商旅争欲得之。
历岁既久,或以供互馈者,相师成习,无复本意。
君痛革前弊,募人运米塞下,阅月八九,积枣阳米十五万石,而本年之钞不与也。
州县以丁夫运粮,素无定籍,临事调发,奸吏司其柄,贫富异役,怨嗟载道。
即为斟酌,定列为三等,每制司大举入敌境,随军应办,未尝乏事。
值调发益急,不以摄养为意,六辔督运,冲冒霜露。
明年得旨,奏事行在所,而君以疾告矣。
大声抗章,以归田为请,得主管华州云台观,改建康府崇禧观。
病革,乞致其事,以嘉定甲申十月望日卒于正寝,享年五十有九,积官至朝奉大夫
娶陈氏,朝奉郎池州通判讳柜之女,封宜人
子男二人:曰有大,曰有立。
循谨有家法,皆当受命。
孙三男一女,皆幼。
昔修撰公以直谅受孝庙深知,执事殿中,掌酹胄监,又摄贰仪曹,事衣绣,乘輶轩,持使者节,为乾道淳熙间荐绅表仪。
君虽未冠,犹逮事也。
奉直公议论峻劲,诗文清驶,辞官不受,凛然晋宋间人物。
见闻观感,自不与凡俗等。
流风遗烈,钟于崇禧君,故其事亲以孝闻,处诸第以友爱著,其学也有原,其居官也不苟。
爱贤则如昵,治民则如伤。
丞相葛公邲、京公镗与观文赵公彦逾、端明赵公方,皆爱重荐引之。
江州湖口人,以先世葬南康,乃卜居城下。
一堂之外,前不可以领客,后无燕息处,倚伏腊于祠官之廪,食且不足。
其卒也,几无丧具。
二子将以十二月丙辰葬于星子县清泉乡庐山凌云峰下凌云庵之侧,以铭为请。
余尝铭奉直公矣,尚忍铭其子哉?
辞不可,则告之曰:
受任先烈古所贵,科目第云身自致。
崛起题名誇出类,无所取则吁可畏。
崇禧家有清白誓,祖风直谅祢好义。
拍满醍醐宗庙器,归而求之有馀味。
谓窭为常侈则愧,之死有身无葬费。
若昔部氓今抆泪,甘棠不到门无吏。
足矣报国犹不翅,刊此铭焉可百世。
莫愁村 宋 · 张适正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纷纷花雨暗江头,隔岸烟村唤莫愁。
艇子只今谁是主,方知身世是虚舟(《舆地纪胜》卷八四《京西南路·郢州》)
江城子 重阳次施尉韵 南宋 · 郭应祥
 押阳韵
开尊拟对菊花黄。
舞伊凉。
渔阳
更有风流,妓女胜徐娘。
只道难逢开口笑,争驰逐,利名场。

玉山蓝水两茫茫。
采幽香。
泛清觞。
橙橘堆盘,犹恨未经霜。
底事□□堪喜处,丰年最,冠江乡。
雪中访胡次鱼因览新诗次其韵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天涯流落与谁同,雅什重闻正始风(原作时,据四库本、傅校改)
文阵向来无敌手,诗坛今孰敢论功。
郢中遗唱人难和(自注:公尝为郢州教官。)冀北成群马遂空。
接屋同(傅校作共)邻江上寺,过从犹幸不匆匆。
与寿父帖 宋 · 吴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一二、《三希堂法帖》第一七册
比匆匆附书,谅只在下旬可到。
途中收十月三日手笔并诗,深以为慰。
示喻已悉。
襄州之行非所惮也,不谓以常式辞免,就降改命,辞难避事,何以自文?
不知阅古之意如何,今必有定论矣。
十九日京西界,交割安抚司职事,廿日方得改差劄子,已具辞免,且在郢州境上伺候回降。
若省劄更迟数日,则已到襄阳
去襄只二百馀里,江陵亦然。
岁晚,客里进退不能,势须等候月十日方见次第。
地远,往返动是许时,远宦非便,殆此类也。
旅中灯下作此,言不尽意。
馀希加爱,不宣。
十月廿日上寿父判寺寺簿贤弟。
灾异求言诏初元二年三月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盖闻贤圣在位,阴阳和,风雨时,日月光,星辰静,黎庶康宁,考终厥命。
今朕恭承天地,托于公侯之上,明不能烛,德不能绥,灾异并臻,连年不息。
二月戊午,地震于陇西郡,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坏败《豕原》道县城郭官寺,及民室屋,压杀人众,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一年再地动,天惟降灾,震惊朕师(《翼奉传》作躬),治有大亏,咎至于斯!
夙夜兢兢,不通大变,深惟郁悼,未知其序。
间者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之。
已诏吏虚仓廪,开府臧,振救贫民。
郡国被地动灾甚者,无出租赋。
赦天下。
群司其茂思天地之戒,有可蠲除减省以便万姓者,各条奏。
悉意陈朕过失,毋有所讳。
丞相御史、中二千石举茂材异等直言极谏之士,朕将亲览焉(《汉书·元纪》,又见《翼奉传》,各有删节,今合录之。)
奏徙南北郊 其一 西汉 · 匡衡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四
帝王之事,莫大乎承天之序,承天之序,莫重于郊祀,故圣王尽心极虑,以建其制。
祭天于南郊,就阳之义也;
瘗地于北郊,即阴之象也。
天之于天子也,因其所都而各飨焉。
往者,孝武皇帝甘泉宫,即于云阳立泰畤,祭于宫南。
今行常幸长安,郊见皇天,反北之泰阴,祠后土,反东之少阳,事与古制殊。
又至云阳,行溪谷中,厄陜,且百里,汾阴则渡大川,有风波舟楫之危,皆非圣主所宜数乘。
郡县治道共张,吏民困苦,百官烦费。
劳所保之民,行危险之地,难以奉神灵而祈福祐,殆未合于承天子民之意。
昔者周文武郊于丰鄗,成王郊于雒邑。
由此观之,天随王者所居而飨之,可见也。
甘泉泰畤、河东后土之祠,宜可徙置长安,合于古帝王
愿与群臣议定(《汉书郊祀志》下:成帝初即位丞相衡、御史大夫张谭奏言云云,奏可。)
治冤狱诏鸿嘉元年二月 西汉 · 汉成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八
承天地,获保宗庙,明有所蔽,德不能绥,刑罚不中,众冤失职,趋阙告诉者不绝。
是以阴阳错谬,寒暑失序,日月不光,百姓蒙辜,朕甚闵焉。
《书》不云乎?
「即我御事,罔克耆寿,咎在厥躬」。
方春生长时,临遣谏大夫理等举三辅、三河弘农冤狱。
公卿大夫、刺史明申敕守相,称朕意焉。
其赐天下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加赐鳏寡孤独高年帛,逋贷未入者勿收(《汉书·成纪》)
白虎殿对策 西汉 · 杜钦
 出处:全汉文 卷三十一
其夏,上尽召直言之士诣白虎殿对策,策曰:「天地之道何贵?
王者之法何如?
六经之义何上?
人之行何先?
取人之术何以?
当世之治何务?
各以经对」。
钦对曰:「臣闻天道贵信,地道贵贞;
不信不贞,万物不生。
生,天地之所贵也。
王者承天地之所生,理而成之,昆虫草木靡不得其所。
王者法天地,非仁无以广施,非义无以正身;
克己就义,恕以及人,六经之所上也。
不孝,则事君不忠,莅官不敬,战陈无勇,朋友不信。
孔子曰:『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孝,人行之所先也。
观本行于乡党,考功能于官职,达观其所举,富观其所予,穷观其所不为,乏观其所不取,近观其所为,远观其所主。
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取人之术也。
殷因于夏尚质,周因于殷尚文,今汉家承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
孔子曰『恶紫之夺朱』,当世治之所务也。
臣窃有所忧,言之则拂心逆指,不言则渐日长,为祸不世,然小臣不敢废道而求从,违忠而耦意。
臣闻玩色无厌,必生好憎之心;
好憎之心生,则爱宠偏于一人;
爱宠偏于一人,则继嗣之路不广,而嫉妒之心兴矣。
如此,则匹妇之说,不可胜也。
唯陛下纯德普施,无欲是从,此则众庶咸说,继嗣日广,而海内长安
万事之是非何足备言(《汉书》本传)
奏定郊祀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八
帝王之义,莫大于承天,承天之序,莫重于效祀。
祭天于南,就阳位,祀地于北,主阴。
义圜丘象天,方泽则地,圆方因体,南北从位,燔燎升气,瘗埋就类。
牲欲茧栗,味尚清玄。
器成匏勺,贵诚因质。
天地神所统,故类乎上帝,禋于六宗,望秩山川,班于群臣,皇天后土,随土所在,而事祐焉。
甘泉太阴,河东少阳,咸失厥位,不合礼制。
圣王之制,必上当天心,下合地意,中考人事,故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
回而求福,厥路不通,在《易》泰卦,乾坤合体。
天地交通,万物聚出。
其律太簇,天子亲郊天地,先祖配天,先妣配地,阴阳之别。
以日冬至祀天,夏至祀后土。
君不省方而使有司。
六宗,日月星,山川海,星则北辰,川即河,山岱宗
三光众明,山阜百川,众流淳污,皋泽以类相属,各数秩望相序(《续汉·祭祀志》上注补引《黄图元始仪》:元始四年,宰衡奏。)
上书谏哀帝 西汉 · 鲍宣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
窃见孝成皇帝时,外亲持权,人人牵引所私,以充塞朝廷,妨贤人路,浊乱天下,奢泰亡度,穷困百姓,是以日蚀且十,彗星四起。
危亡之征,陛下所亲见也,今奈何反覆剧于前乎!
朝臣亡有大儒骨鲠,白首耆艾,魁垒之士;
论议通古今,喟然动众心,忧国如饥渴者,臣未见也。
敦外亲小童,及幸臣董贤等,在公门省户下,陛下欲与此共承天地,安海内,甚难。
今世俗谓不智者为能,谓智者为不能。
昔尧放四罪而天下服,今除一吏而众皆惑;
古刑人尚服,今赏人反惑。
请寄为奸,群小日进。
国家空虚,用度不足。
民流亡,去城郭,盗贼并起,吏为残贼,岁增于前。
凡民有七亡: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一亡也;
县官重责,更赋租税,二亡也;
贪吏并公,受取不已,三亡也;
豪强大姓,蚕食亡厌,四亡也;
苛吏徭役,失农桑时,五亡也;
部落鼓鸣,男女遮迣,六亡也;
盗贼劫略,取民财物,七亡也。
七亡尚可,又有七死:酷吏殴杀,一死也;
治狱深刻,二死也;
冤陷亡辜,三死也;
盗贼横发,四死也;
怨仇相残,五死也;
岁恶饥饿,六死也;
时气疾疫,七死也。
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
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
此非公卿守相贪残成化之所致邪?
群臣幸得居尊官,食重禄,岂有肯加恻隐于细民,助陛下流教化者邪?
志但在营私家,称宾客,为奸利而已。
以苟容曲从为,以拱默尸禄为智,谓如臣宣等为愚。
陛下擢臣岩穴,诚冀有益豪毛,岂徒欲使臣美食大官,重高门之地哉!
天下乃皇天之天下也,陛下上为皇天子,下为黎庶父母,为天牧养元元,视之当如一,合《尸鸠》之诗。
今贫民菜食不厌,衣又穿空,父子夫妇,不能相保,诚可为酸鼻。
陛下不救,将安所归命乎?
奈何独私养外亲,与幸臣董贤,多赏赐以大万数,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
非天意也。
及汝昌侯傅商,亡功而封。
夫官爵非陛下之官爵,乃天下之官爵也。
陛下取非其官,官非其人,而望天说民服,岂不难哉!
方阳侯孙宠、宜陵侯息夫躬,辩足以移众,强可用独立,奸人之雄,或世尤剧者也,宜以时罢退。
及外亲幼童未通经术者,皆宜令休就师傅。
急征故大司马傅喜,使领外亲。
大司空何武、师丹、故丞相孔光、故左将军彭宣,经皆更博士,位皆历三公,智谋威信,可与建教化,图安危。
龚胜司直,郡国皆慎选举,三辅委输官不敢为奸,可大委任也。
陛下前以小不忍退等,海内失望。
陛下尚能容亡功德者甚众,曾不能忍等邪!
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不得自专快意而已也。
上之皇天见谴,下之黎庶怨恨,次有谏争之臣,陛下苟欲自薄而厚恶臣,天下犹不听也。
臣虽愚戆,独不知多受禄赐,美食太官,广田宅,厚妻子,不与恶人结仇怨以安身邪?
诚迫大义,官以谏争为职,不敢不竭愚。
惟陛下少留神明,览《五经》之文,原圣人之至意,深思天地之戒。
呐钝于辞,不胜眷眷,尽死节而已(《汉书·鲍宣传》:丁、傅子弟并进,董贤贵幸,上书谏。)